新年第一天,特斯拉官宣MODEL Y的價格,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打電話來,幾乎都是同樣的問題:MODEL Y定價為什么這么低?會不會對中國品牌產生巨大沖擊?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與思考,筆者在此正式提出自己的想法,就教于各位業界同仁。
第一,關于特斯拉。
1、MODEL Y定價。日前,特斯拉中國已經做出官方解釋:是定價不是降價。給人降價的感覺是因為大家拿它在中國市場的價格和進口價格相比。目前在中國市場的定價是按照成本核算得出的。另外從特斯拉中國官宣中筆者還讀出了三層意思:一是稅收的原因。在中國市場,汽車要收消費稅。該稅種與發動機排量掛鉤,2.5升排量的中高檔車稅率為25%,4升排量的中高檔車稅率為40%。而特斯拉是電動車,消費稅為0;二是特斯拉的利潤不僅僅來源于硬件,還來源于軟件,其自動駕駛系統軟件定價6萬元。所以其電動汽車本身可以定價更低;三是特斯拉的定價邏輯,似乎與我們熟悉的外國品牌中高檔車不同,一個是能定多高定多高,一個是能定多低定多低。這一條也希望中國品牌同行予以考慮和參照。
2、我們應該以平常心態看待特斯拉。一是用平視的眼光看待特斯拉,把它看成一個有特點的汽車制造企業。特斯拉既有率先應用先進技術、注重和消費者的直接聯系和服務等優點,也有機械制造質量一般的缺點;二是應該認真學習特斯拉的優點。比如集中人力財力打造爆款,新技術新功能應用注重用戶體驗,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直接為用戶服務,等等;三是客觀分析特斯拉對中國汽車市場的沖擊。特斯拉進入中國,既有占據很大市場份額,對于中國品牌電動車產生很大壓力,這樣不利的一面。又有提高市場對電動汽車的認知度,有助于建立健全電動汽車產業鏈,這樣有利的一面。至于上海市為吸引特斯拉落地而給的優惠條件,我看并不超過其他地方政府為吸引其他外資品牌和暢銷中國品牌給的條件。
3、股市與車市是兩個市場。股市是投資者博弈的戰場,最主要的是看未來發展趨勢。所以追漲殺跌、嫌貧愛富是股市的規律。車市是我們一般消費者買車的地方,主要是看性能價格比,看車的性能配置適合不適合我們自己的需求。特斯拉市值與豐田、大眾、奔馳的市值的比較,與他們之間產品的比較沒有明顯的關聯。同樣,筆者也希望廣大消費者不要因為吉利、比亞迪市值高企,而低估其他中國品牌汽車。也不要因為一些中國汽車企業市值超過國際傳統大企業,就以為實力已經全面超越。
第二,中國品牌汽車。
1、產品性能與技術水平全面提升。去年比較搶眼的是在美國上市的蔚來、理想和小鵬汽車,但產品性能和技術水平提升的絕不止僅僅他們三家。一汽紅旗H9、比亞迪漢、廣汽埃安品牌、長安UNI-T,也非常搶眼。剛剛推出和即將推出的北汽極狐、東風嵐圖和上汽智己新品牌,也非常令人期待。吉利和長城也推出了很多新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元旦前應邀去北汽新能源去參觀學習,仔細了解了極狐(ArcFox)的開發生產情況并試駕了新車,感覺是真的不錯。這些中國新品牌的共同特點是:造型靚麗,做工精細,電動和智能水平高。之所以有這樣令人驚奇的進步,原因有二:一是電動與智能網聯技術給汽車產品的競爭增加了新的賽道,中國品牌汽車擺脫了在傳統技術領域追隨國際品牌發展的被動局面;二是厚積薄發。近10年來,各大中國品牌汽車企業,都建成了國際水平的研發中心,聚集了上萬人的研發隊伍,投入了以百億元計的研發費用,所以結出了今天技術水平全面提高的碩果。
2、中國品牌汽車已經可以和國際品牌汽車同場競技。為說明這一問題,筆者冒昧地把汽車性能與技術分為兩大領域:即傳統技術領域和電動智能網聯技術領域。把汽車生產企業冒昧分為三派:引領新技術發展的特斯拉、在傳統技術領域實力雄厚的國際車企和新近崛起的中國品牌企業。筆者以為,三派企業在兩大領域各有擅長:特斯拉在電動和智能網聯技術領域引領潮流,但在傳統技術領域實力一般;國際車企在傳統技術領域實力雄厚,但是在電動和智能網聯技術領域轉型和進步比較慢;中國品牌企業雖然在傳統技術領域和頂級國際車企還有一些差距,但是在電動和智能網聯技術領域進步快于國際車企。
所以面對特斯拉咄咄逼人的競爭態勢,中國品牌應該有一爭之力,而國際車企受到的壓力和威脅可能更大。
汽車產業的競爭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在這場馬拉松比賽中,必然有眾多車企會掉隊。相信一定有一批中國品牌汽車企業,能夠以優異的成績沖過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