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汽車之家承辦的“全球汽車產業創新大會”順利召開。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可以預見,未來3-5年將是汽車產業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并強調 “我們必須看到,當前國內汽車產業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產銷數量絕不再是發展的唯一重點,更重要的是發展質量的提升。”
今年,汽車產業面臨很大壓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自2018年7月起,汽車市場已連續13個月出現產銷同比下降,今年1-7月,汽車產銷量降幅比1-6月有所收窄,但于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國內汽車產業在經歷了28年持續增長后,2018年首次出現負增長。據了解,汽車產業是當前制造業大類中唯一下降的行業。
對此,辛國斌認為,面對這些前進中的困難,一定要有理性判斷,增強憂患意識,把握長期大勢,化危為機,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情。他分析指出,“必須看到國內汽車產業已經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具體而言,當前國內汽車產業已經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完整的產業體系,高效的基礎設施及龐大的消費市場,汽車產業的發展前景依然十分廣闊。“當前我國汽車產業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產銷數量絕不再是發展的唯一重點。更重要的是發展質量的提升。同時,“國內汽車產業仍然存在整體技術儲備薄弱、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等長期性問題。今年也面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傳統汽車排放標準升級等影響市場發展的短期性困難。整個行業依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因此,工信部的總體思路是在這種情況下要變革破局,化危為機,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增強產業持續發展動力。 據介紹,工信部近期重點推進了四項工作。
一、布局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做好頂層設計,凝聚行業共識,堅定發展信心。今年2月,工信部聯合有關部門啟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
二、促進協調發展,修訂實施《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完善傳統內燃機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機制,把握好新舊動能轉換節奏。
三、加快改革創新,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升全產業鏈水平,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動力,采取更加開放包容的監管手段。在確保行業安全、節能環保的基礎上,給予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
四、擴大開放合作,汽車產業要踐行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充分利用共建“一帶一路”等機遇,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高水平、高質量融入全球產業體系和國際市場。 |